心理学实验关键要素与危害人体常用化学试剂

laoshi 修心觉悟 2023-09-08 12:29:30

导读:本文主要介绍了心理学实验的基本要点和原则,以及实验心理学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文章还强调了实验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基本原则,并提供了实验心理学和统计结合复习的方法。文章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试剂和有机物的毒性,并提醒考生注意防范。如下为有关心理学实验关键要素与危害人体常用化学试剂的文章内容,供大家参考。

1、心理学实验的要点是什么?

1、心理学实验的要点是什么?

实验心理学主要考查对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的掌握和进行实验设计、撰写研

究报告的能力。实验心理学这一科目也是考生复习中的难题之一,需要考生用心去体会实验

心理学的基本思想,理解其基本内容,避免学习中的为难情绪,持之以恒的复习。

针对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统计的特点,考生应把实验心理学和统计结合起来复习,尤其是

实验心理学的实验设计部分和心理统计的推论统计部分,分清什么样的实验设计该用什么样

的统计分析方法,这样便于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

张学民的《实验心理学》和郭秀艳的《实验心理学》都附有大量的实验设计实例,考生 要从中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实验,比如2*3 被试内的实验设计或2*3 被试间实验设计等,熟 悉整个实验流程,包括实验如何进行、如何选取被试、数据如何统计、可能会得到什么结果、 如何对结果进行解释等。不能生搬硬套,重要的还是要领会实验心理学的思想。

2、哪些化学实验常用试剂会危害人体

2、哪些化学实验常用试剂会危害人体

一般含有重金属的盐误食回中毒(铜 银等都是常见的化学实验品) 要及时喝含蛋白的事物 常见的无机的有 HF HBr等绝对不能直接接触的。其他的酸 强碱等不宜过多的接触或者直接接触。 有机的醚 醛 苯等。 还有很多很多

总而言之 是个化学试剂接触的多了都会对人体有害的。只是有些不明显 有些明显~ 苯、苯酚。。。。。。大多数的有机物都有毒呢 有能腐蚀皮肤的,有对呼吸系统有损伤的,还有对神经系统有损伤的。。。。。。

3、教育心理学中观察力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3、教育心理学中观察力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实验法 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心理实验与观察不同,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或改变条件,使心理事实按实验者的愿望发生变化,并能反复进行,以便全面分析研究。心理实验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通常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的,一般较多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借助实验室实验可以研究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现在还可以在实验室里模拟某种自然环境条件或教学环境条件来研究某些心理现象。但一般地说,实验室实验多用于对一些简单的心理现象的研究,而对于研究人的个性方面的复杂现象,则有很大的局限性。

自然实验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下,根据研究的目的有计划地变更某些条件、控制其他条件,以观察被试的心理活动表现的一种方法。自然实验法是介于实验室实验和自然观察之间的一种方法。与实验室实验不同,它是在实际的教育情况下进行的,所得结果比较接近于实际,能较真实地反映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它也和自然观察法不同,不是纯客观地观察教育的自然进程,而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改变某些条件,给被试以必要的影响,从而观察所产生的变化,所以比较具有主动性,所得结果比较准确。自然实验是教育心理学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按照研究的内容,可以主要区分为教育实验与教学实验。教育实验所研究的是学生个性、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培养中的心理学问题。教学实验是研究各科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它们都是在教育、教学的自然进程或准自然进程中进行的,所以都属于自然实验的一种。

4、社会心理学实验设计

4、社会心理学实验设计

家庭记忆

目前研究状况

在进化心理学的记忆的研究中,生存加工优势已经被大量的研究证实。研究者将搬家情景、沙漠情景、城市情景、深层加工(愉悦度)、欺骗情景、诚信情景进行了比较研究。

以上研究者大多关注个体记忆,很少关注群体记忆,群体记忆本身还有诸多分支,包括内隐记忆、目击证人记忆、自传体记忆等,并且几乎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群体记忆相对个体记忆而言,没有个别差异的风险,它为群体共同拥有的认识,包含丰富的历史底蕴和内涵。记忆与生存相关,即记忆会关注食物,居住地,外在威胁等与生存密切相关的信息。因此记忆也就同时留下了环境刻画的痕迹。研究者以世界各国的节日为对象,采用档案调查法做横向研究。假设各国节日里都会有有关生存的庆典(申娟,2010)。在进化心理学对记忆的探究很少涉及到家庭记忆(family memory),Bradd Shore(2009)没有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去谈家庭记忆,他仅涉及到人们对于家庭记忆所安排的时间的研究。根据进化心理学假设,在远古时代,如果一个个体脱离家庭,那是很难想像其存活的机率的(尤其是女性),他们可能遭到其他野兽的攻击,或者面临饥饿问题或者遭到其他其他氏族的攻击,或者在遭到疾病时也同样需要家庭成员的帮助;而在结婚后女性中,如果其配偶的随意性性行为可能导致遭到女性家族的攻击(D。M。巴斯,2007),从而保证女性可以从配偶那里获得稳固的资源。以上各个方面综合来看均不利于其(尤其女性)基因更好的的遗传,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个体的生存意义来说是重大的。

研究意义:

所以作者认为,是不是可以将家庭记忆放在进化心理学之下更好的综合考虑,一方面可以很好的增加关于进化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范围;另一方面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对家庭记忆进行解释,丰富其内涵。所以有必要进行此项研究。

实验:

实验设计:被试间设计

实验仪器:实验室计算机

方法:自变量:家庭场景、愉悦度

情景想象(家庭场景、愉悦度):指导语控制

程序:想象场景——评定屏幕的单词——干扰任务——再认

因变量:关注单词再认量(正确率)

额外变量:场景,词语,等等 米尔格拉姆的顺从实验也称点击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在1974年做过一个很著名的实验:请一批实验志愿者在一群实验组织者——心理学家们的监督下,考察一群被实验对象的单词记忆能力。每个实验对象的身体被联接到一根电击棒上,电击棒由志愿者们操控,被实验对象每次背错一个单词,志愿者就要对他进行电击一次,电压强度逐次提高15伏,最高达到300伏。实验过程中,很多被实验对象在高压电流的刺激下,反复挣扎,发出惨叫,请求停止试验,当时情形如同梦魇,按照一般人的逻辑, 目睹被实验对象的种种挣扎,很多志愿者会一定会停止电击,放弃实验。但事实是,所有40名志愿者中,只有很少的人停下来,其余全部完成了实验,也就是说,对被实验对象都实施了电击,最高达到450伏。

这当然不是真的,被实验对象其实也是一组心理学家,而该实验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如同表面上说是为了测试单词记忆,而是为了了解人们在权威面前会怎样表现。

其实实验过程中,很多志愿者目睹被实验对象被电击时的痛苦,都有过动摇犹豫,可是,当他们从一旁监督实验、穿灰色制服的心理学家那里得到了继续实验的暗示后,绝大部分人继续狠狠地按下了电压开关。

排除实验中志愿者的性别因素、志愿者的暴力倾向等,实验的最后揭示的,是根植于人们心中对权威深深的服从心理。milgram 本来打算在美国完成这次实验后,再把实验复制到德国,想了解纳粹统治期间,为什么几乎所有德国人都会加入到以集中营方式迫害上百万无辜者的行动中去,但是,实验的结果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引发了学术道德问题。但是社会心理学实验不可避免的涉及到这方面。只要在实验中尽可能的为被试着想,在事后保证告知其实验真正目的就行了。欺瞒是会有的,但是不能以伤害被试为目的。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规律。

优点:适用范围较大;简便易行;所得材料比较真实。

缺点:结果难以重复验证、精确分析;难以控制目标现象的出现;受观察者主观影响(观察者效应、观察者偏差)

(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分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优点:可揭示因果关系;可重复可检验;数量化指标明确。

缺点:实验情景带有极大的认为性质,被试处于那样的环境中又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有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3)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分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投射测验)两种。

测验法有三个基本要求:1。信度 2。效度 3。标准化

(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让受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有两种方式:问卷调查和晤谈法。

使用时应注意:1。取样的代表性 2。被试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

优点:用起来比较容易,收集数据比较快。

缺点:不够严谨;不能揭示因果关系;受研究者主观影响较大。

(5)个案法:对被试各方面或状况进行深入而详尽的了解,收集个体过去和现在的资料,进过分析推知其行为原因。

优点:能够解释个体某些心理和行为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助于研究者获得某种假设。

缺点:对个体的研究结论难以推广。

6、人体探险队中韩庚有做过那几次实验呢?

6、人体探险队中韩庚有做过那几次实验呢?

第一期的几种味觉实验他都参加了的

第二期没有

第三期有和东海扳过手腕

第四期没有

第五期有参加喝笑气

第六期的活动他都参加了的,还跳了<;TELL ME>;

第七期前两个实验他参加了,最后中国杂技团表演他还当了一下翻译

第八期眼泪特辑先和女对手演习挑战流泪,然后又参加收集眼泪

第九期和东方神起特辑上部没有活动

第十期和东方神起下部他有参加速度测试,就是接球的那个

第十一期整期没有参加

第十二期他有和成民强仁做人工呼吸实验

最后一期的只有最后一个活动他参加了

7、(心理诱导术和心理操纵术)是什么?

7、(心理诱导术和心理操纵术)是什么?

先来看看本书的介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尤文·韦伯和约翰·摩根,在美国心理学协会159位心理学家的协助下。运用人类行为模式理论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对许多政界精英、商界精英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运用的“心理操纵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书中对这些识别并操纵人心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和分析,揭示了一些人极具说服力,而另一些人却容易接受他人暗示、冲动地顺从他人背后的心理根源。多么诱人。本书扉页首先就是“感谢这些科学家们”,告诉读者本书所有策略是基于159位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159个人名和其所属大学悉数列出(全是英文,这就给人感觉更权威),多么华丽的名单。除去这159位心理学家,封底美国心理学协会和《美国心理学》杂志的推荐语也是诱人的,“这本书显而易见将会十分畅销,因为它能够帮助普通人解决生活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且它运用的心理学原理是正确无误的。”,“这本书能改变你的生活。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实用和通俗易懂,一读完,你就能马上运用本书中所介绍的技巧。”,我不知道这推荐语原出处是否真的如此,这两句介绍本身还是比较符合这书的。159位心理学家再加上这个推荐语,对于我这样想见识一下作者是怎么将心理学原理应用到现实中和分析实例的人来说,这是多么有诱惑性。这是多么强大的操纵策略,看完本书,我发现全书最强大的操纵术就是这个。买了后才发现,这是一本比《心理学带你走出思维误区》()更表里不一的书,而我竟然买了一本这样的定价36的书。对权威的“服从”,我就是这样被操纵的。任何一本心理学书里都会提到的,著名的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我竟然忘记了。别看我们现在对权威都很反感,看见专家教授就骂,实际上我们还是无时无刻不受这些所影响,现实中我们要真是见到这些人还是会敬仰的。我原本以为这本书,是每介绍一个策略的同时都会介绍一下这个策略的心理学基础,看了才发现原来仅仅是一个个的故事,通过故事介绍一下人际交往中要注意的地方,看起来就像是市面上那些成功学读物上面的例子,虽然每个策略确实可以找到一定的心理学基础,但是如果本书不是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我看不出这书同其他成功学读物有多少区别,或许可以勉强把这书当成一个素材库,通篇的例子以后也许会碰到用得到的情况,比如扯淡用。买之前,在当当看到一篇评论是把本书和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相提并论,当时还以为一本正经的心理学书被人当成成功学读物了,现在看来这评论没错,当当的评论也有靠谱的时候。所以,如果你是想看心理学,那么本书不适合,如果你是想看人际交往策略,那么本书还算可以,如果你是在书店看到的这本书,那么看看每章后的小结就足矣。本书封面的英文名是《PsychologicalStrategyinHandlingPeople》,拿这个去亚马逊搜索,不搜不知道,一搜真的吓一跳,原来这书是这么的历史悠久了,早在1930年就出版了,难怪我在看的过程中发现这书的例子怎么都这么老,在亚马逊上搜索还发现了本书原名是《StrategyinHandlingPeople》,没有Psychological,难怪我在列出的心理学家名单里硬是找不出几个熟悉的。然后我再一搜,发现台版译名是《CEO领导力:向名人学说话艺术,轻松掌握CEO人际经营技巧》(),顺着亚马逊的作者点下去,发现这两作者还合著过《MakingtheMostofYourLife》。好了,我这次算是被中央编译出版社彻底操纵了一回。

8、设计一个心理学实验

8、设计一个心理学实验

设计一个心理学实验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课题的确定

2、建立假设

3、选择变量、建立操作定义

4、预期变量的关系

5、定义人口和样本

6、选取样本

7、创建实验材料

8、实施实验,获取数据

9、结果

10、结果推广

11、得出结论

12、实验报告

其中变量的控制和数据的统计比较难。

9、人类用蝙蝠做过哪些实验

9、人类用蝙蝠做过哪些实验

事实上,人类根据蝙蝠的特性,制作出了飞机雷达,只是人们美丽的假想、附会,其实是人类先发明了飞机雷达,然后才发现蝙蝠是有回声定位的。他还讲了个有趣的故事:1938年,研究蝙蝠领域的鼻祖————Griffin在哈佛大学生物系学习期间,做过试验,把蝙蝠的眼睛手术掉,蝙蝠的飞行不受丝毫影响。即使在屋子里横七竖八的挂许多系了铃铛的绳,蝙蝠也不会碰到,铃铛不会发出响声,他一直想了解蝙蝠是用什么样的波感知周围的世界,当他听说,哈佛大学物理系的学生Pieice发明了一种能探听超声波的仪器时,Griffin提了一笼蝙蝠,来到Pieice的实验室里撞撞运气,当Griffin的一笼蝙蝠靠近仪器时,仪器发出了巨大的噪音,就这样,两个不同领域的年轻人聚到一起发现了一个世界之谜——蝙蝠是靠超声波回声定位的。

10、心理控制术中的问题

10、心理控制术中的问题

如下知识或许对你有用:

一、当你企图控制别人或自认为控制别人的时候,你的行为就已经处于必然宿命中,并可被控制。

二、一切我外活动,包括语言、行为、意识等,都是我外同步交互的。

三、所谓控制,是仅存于意识中的幻觉,且该幻觉内容含有“控制别人”的含义。故被命名为控制。

四、“控制”本身也必然参与到我外同步交互的活动中,而成为严丝合缝、滴水不漏的人格运行的一部分。从而使意识内容中丧失了“同步交互”的正确观念。并导致“我-外=先-后”的错位认识。

五、“我-外=先-后”的错位认识,导致了意识内容中对现实的无限量的错误发散。这样,离真实的控制,也就越来越远。就是说,真正的控制,是不控制。这句看似荒谬并自相矛盾的语言,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常见模式。然而,当认识达到一定深度后,就会发现,这样的模式,才是最准确、最智慧、最接近真理的。

六、放弃私欲,才能通我外,才能成就包含内外的大我。控制,是我私的表现,即使是出于救助他人的动机,也依然是小我,依然有私。大我的世界中没有可被控制的别人,只有天人合一的大我。从而实现同步的和谐统一。(当然,还有更高的境界,此处不论。)

说得罗嗦了一些,相信楼主早已理解了。并希望对楼主的研究有用。